"燕"和"雁"在古诗文中各自的文化内涵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07 23:10:57

燕显得轻柔,活泼。如晏殊的《浣溪沙》"无可奈何花落去,似曾相识燕归来。”
杜甫的《水槛遣心》“细雨鱼儿出,微风燕子斜。”

雁则显得豪放,带有思乡,思念亲人的感情色彩。如范仲淹的《渔家傲·秋思》“塞下秋来风景异,衡阳雁去无留意。”
李清照的《一剪梅》“云中谁寄锦书来,雁字回时,月满西楼。”
温庭筠的《瑶瑟怨》“雁声远过潇湘去,十二楼中月自明。”

雁的另一重意思是书信,最明显的体现是王湾的《次北固山下》“乡书何处达,归雁洛阳边。”
好了,新年快乐!

“燕”多半象征情侣,如“落花人独立,微雨燕双飞。”多半是一些情浓缱绻的东西,有些小家子气。

“雁”字则往往大气一些,往往会表达一种寂寞、孤独、无人理解的苦闷心情,很多时候会引申为思乡、思亲之类的感情,如:
失群寒雁声可怜,夜半单飞在月边。
无奈人心复有意,今冥将渠具不眠。

雁声远过潇湘去,十二楼中月自明。

“雁”还有一重意思,就是信使,所谓“鸿雁传书”,和青鸟、鲤鱼类似。如:
鸿雁在云鱼在水,惆怅此情难寄。

乡书何处达,归雁洛阳边。

燕显得轻柔,活泼。如晏殊的《浣溪沙》"无可奈何花落去,似曾相识燕归来。”
杜甫的《水槛遣心》“细雨鱼儿出,微风燕子斜。”

雁则显得豪放,带有思乡,思念亲人的感情色彩。如范仲淹的《渔家傲·秋思》“塞下秋来风景异,衡阳雁去无留意。”
李清照的《一剪梅》“云中谁寄锦书来,雁字回时,月满西楼。”
温庭筠的《瑶瑟怨》“雁声远过潇湘去,十二楼中月自明。”

雁的另一重意思是书信,最明显的体现是王湾的《次北固山下》“乡书何处达,归雁洛阳边。”
好了,新年快乐!赞同
87| 评论(1)